第254章这是宗族长老在树立自己的威严!
这下轮到朱元璋傻眼了:“啥?任先生,您说这种事情是无法避免的?”
“不错。首发免费看书搜:晋江文学城 jinjiangwxc.com”
“这个丫头不过就是整个事情的导火索罢了。”
“咱们需要的,是透过现象去看本质。”
朱标一头雾水的看着任以虚问道:“任先生,那这件事情的本质是什么啊?”
“本质就是由于生产力,及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革,从而导致了原本村子里的宗族结构,正在逐渐解体。”
“旧时代的余波跟新时代的浪花,第一次交手!”
朱标彻底懵了。
朱元璋也是一头雾水的看着任以虚,着急的问道:“任先生,您不是说,这个啥工坊,会让咱村里的乡亲们变富裕吗?”
任以虚微微颔首道:“对啊,难道咱们村里的乡亲们不是在变富裕吗?”
“只不过是这些新的组织形式,已然撑破了原本宗族的社会组织结构,动了一部分旧贵族的利益蛋糕罢了。”
“就像是当年的老秦人,与秦国新生的地主一般。”
说罢,任以虚缓缓起身,继而说道:“想要弄清楚矛盾在哪里,就要弄清楚,宗族亦或者是宗法制度是怎么来的。”
朱元璋在一旁脱口而出道。:“这还咋来的,文王制易,周王制礼,就是周公那会就有了啊。”
任以虚没有应是,反而是面朝朱标问道:“朱老大,你觉得的呢?”
朱标不由得一愣,思虑良久之后才说道:“先生,是小农经济!”
“不错!”
“周公制礼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自然经济时代,最为基础的社会组织结构,就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才是最高效率的生产模式!”
“如果不是自然经济,纵然是周公制了礼,又能如何?没有这样的需求,这个礼便是废纸一张。”
“换而言之,即便是历史上没有周公,为了适应这种生产力,或许会晚一点,但是终究会有吴公,李公,把这个礼给制出来!”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咱们村子里以前应该也有过这样的事情。”
“只不过那个时候,即便还是宗族,但也绝对没有人想过,用如此极端的形式,去处理这件事情!”
“因为情况大不相同了。”
“那些抱残守缺的宗族长老,急需要抓到一个事情,来重新树立起自己的威严!”
“而这个可怜的丫头,就是这个无辜的牺牲品!”
话音刚落,小院里便陷入了一片死寂。
“为什么那力工家里人,都没有找这丫头娘家的麻烦?”
“因为他们自己家,也需要杀这样的一只鸡,来敬自家的猴!”
“因此他们才会沉默不语。”
朱元璋低着头,犹豫的抬起头看着任以虚问道:“任先生,那您觉得,日后咱们村,会因为这些工坊,变得父不父,子不子,人人淡漠如路人的样子?”
任以虚摇了摇头,继而说道:“老爷子,您错了,并不是咱们村会变得父不父,子不子。”
“而是原本的宗族,实在是太过庞杂,已经无法适应以后的需要了。”
“因此,宗族只会缩小,而不会真正的消亡。”
朱元璋疑惑的问道:“那到最后会缩小成什么样子?”
任以虚脱口而出道:“一代亲,二代表,三代了。”
“其实只要不从事自然经济,这种情况势必会出现。”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明代的老朱家。”
朱元璋不由得一愣,怎么啥事都往咱朱家身上扯!
“任先生,咱就不能......换家举例?他老赵家不也是这样?”
任以虚无奈的说道:“老爷子,这其实也不怪我,谁让只有老朱家的史料留下的最为详细......而且大宋的老赵家,虽然也是皇族,但是世代降封,至靖康之变后,太祖赵匡胤一支的族人,早就已经跟普通人无异了,还是会受限于自然经济啊!”
任何事情都是有积极意义跟消极意义的。
朱元璋的宗室分封制度,养出来的那一大票的宗室藩王,更像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实验数据簿。
“在朱元璋、朱棣在位之时,明朝的这些藩王,由于血缘尚近的缘故,还多有所谓的亲亲之谊。”
“但是自从宣宗之后,宗室尤其是朱元璋诸子之间的关系,便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