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的店铺位置十分显眼,且往来生意颇为红火,可据书中记载,这个“盛昌号”曾多次参与哄抬物价、垄断市场的勾当。
林羽拿出一张纸,开始将这些线索一一罗列出来,然后尝试着用线条将它们串联起来。随着他的梳理,一个惊人的轮廓渐渐浮现出来。
原来,《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者或许本意就是想通过这幅画,隐晦地展现当时北宋王朝内部存在的诸多问题,经济上的腐败、政治上的党派纷争以及文化领域里的一些禁锢。而这幅画之所以多次失踪又重现,正是因为不同势力都想利用它达到自己的目的,有的想销毁它以掩盖真相,有的则想据为己有,从中谋取更多利益,或是以此来制衡对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羽看着纸上逐渐清晰的脉络,心中既兴奋又沉重,他知道自己离那个重大秘密越来越近了,可同时也明白,接下来的调查必然会更加艰难,毕竟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势力,绝不会允许这个秘密被轻易揭开。
第四章:拜访故交
林羽想到清风镇外住着一位曾经在京城颇有名望的老学究,听闻他对北宋的历史文化颇有研究,而且还与当年宫廷中的一些人物有过交集,说不定他能知晓更多关于《清明上河图》的内幕。
林羽备了些薄礼,便踏上了去往老学究住所的路。那是一座幽静的小院,四周种满了翠竹,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透着一股宁静的气息。
林羽上前轻轻叩门,不多时,一位面容和蔼、精神矍铄的老者打开了门。
“晚辈林羽,久仰先生大名,特来拜访,想向先生请教些关于北宋历史的问题。”林羽恭敬地说道。
老学究微微一笑,将林羽请进了院子,两人在石桌旁坐下。
林羽也不兜圈子,直接说明了来意,提到了《清明上河图》以及自己正在调查的背后秘密。老学究听后,微微皱眉,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道:“这《清明上河图》啊,当年在宫廷里可是掀起了不小的风浪。我曾听一位老友说起,创作此图的画师本是个心怀天下、正直敢言之人,他见朝堂日益腐败,民间百姓虽生活看似繁华,但实则饱受剥削,便想用这幅画来警醒当政者。”
林羽连忙追问:“那后来呢?为何这画没起到警醒的作用,反而陷入了纷争之中?”
老学究叹了口气说:“唉,当时朝中党派林立,各方都只想着争权夺利,哪有人会真正去在意这幅画所传达的深意啊。而且,那些被画中揭露了丑行的势力,自然是想尽办法要打压它,于是便有了后来的种种事端。”
林羽又向老学究请教了一些关于画中细节与当时政治、经济情况对应的问题,老学究都一一耐心解答,还给他提供了几个可能藏有更多线索的方向,让林羽收获颇丰。
告别老学究后,林羽感觉自己对那幅画背后的真相又多了几分了解,同时也越发坚定了要彻底揭开这个秘密的决心。
第五章:旧宅探秘
根据老学究提供的线索,林羽得知在清风镇的一处偏僻角落,有一座废弃的旧宅,曾经住着一位宫廷旧人,据说他生前留下了一些手记之类的东西,或许里面会有关于《清明上河图》的关键信息。
林羽费了一番周折,才找到了那座旧宅。宅子的大门紧闭,门上的铜锁已经锈迹斑斑,四周的围墙也有些破败,墙头上长满了杂草。
林羽围着宅子转了一圈,发现一处围墙有个缺口,便小心翼翼地钻了进去。院子里一片荒芜,杂草丛生,中间的屋子门窗紧闭,透着一股阴森的气息。
他深吸一口气,慢慢走向屋子,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门。屋内弥漫着一股陈旧的霉味,灰尘在从门缝透进来的光线中飞舞。林羽四处打量着,屋里的家具都已经破旧不堪,角落里结满了蜘蛛网。
他开始在各个角落翻找起来,先是在一个破旧的书桌抽屉里找到了几张泛黄的纸张,上面的字迹有些模糊,但还能勉强辨认,记载的似乎是一些宫廷里的琐事,不过并没有直接提到《清明上河图》。
林羽有些失望,但还是继续寻找着。当他挪开一个倒地的柜子时,发现地面的木板有些松动,他蹲下身子,用力撬开木板,下面竟露出了一个小木箱。
林羽心中一喜,赶忙打开木箱,里面放着一本手记,手记的纸张已经很脆弱了,他轻轻翻开,发现里面记载着不少宫廷秘闻,而其中有几页正是关于《清明上河图》在宫廷画师之间流传以及引发争议的内容。
手记中提到,当时有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