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幕。
李老夫子这边,依旧沉浸在对那摹本的研究之中。他拿出了自己多年来收藏的各类典籍,对照着上面对于《清明上河图》的记载,逐一审视着摹本上的细节。他时而拿起毛笔,在纸上记录下自己的发现,时而又陷入沉思,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外界的纷扰都与他无关。
,!
“这处人物的神态,虽说临摹得很像,但总感觉少了原作里的那种灵动啊。”李老夫子喃喃自语着,眉头微微皱起,目光始终没有离开画卷。
而陈宇他们那群年轻画师,也没闲着。他们听闻了皇帝下令寻找原作的消息后,更是热血沸腾,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让他们近距离接触到这幅传奇画作,说不定还能凭借自己的本事,为找到原作出一份力呢。
陈宇带着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开始走访汴京的各个角落,去询问那些老一辈的画师,去和古董店的老板攀谈,希望能得到一些有用的线索。
“老板,您这儿可曾见过《清明上河图》或者听闻过什么与之相关的事儿呀?”陈宇一脸诚恳地问着一家古董店的掌柜。
那掌柜抬了抬眼皮,看了看他们几个毛头小子,懒洋洋地说道:“哟,这画如今可是人人都在找呢,我这儿倒是没见过真迹,不过前些日子倒是听闻有人在城郊的一个老宅子里见过类似的画,真假可就不知道咯。”
陈宇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赶忙谢过掌柜,带着伙伴们朝着城郊奔去。
皇宫之中,宫廷画师们也是压力重重。他们深知皇帝的期望,若是找不到原作,那可是辜负了圣恩,搞不好还会丢了自己的饭碗,甚至惹来责罚。于是,他们分成了几个小组,有的去查看宫廷的书画库,看是否曾经收藏过而遗漏了记录;有的则去民间寻访那些有名的藏画大家,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得到线索。
其中一位名叫赵轩的宫廷画师,在民间走访时,听闻了李老夫子正在鉴定一幅《清明上河图》摹本的事儿,心中一动,觉得或许能从李老夫子那里得到些启发,便赶忙朝着李老夫子的宅院赶去。
当赵轩来到李老夫子宅院时,李老夫子刚从屋里出来,在院子里透透气,舒缓一下长时间看画的疲惫。
“李老夫子,晚辈赵轩有礼了。”赵轩恭敬地行了一礼。
李老夫子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年轻人,见他衣着得体,气质不凡,便问道:“你是何人?找老夫所为何事?”
赵轩赶忙说明了自己的身份和来意,李老夫子听闻是宫廷画师,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原来是宫廷画师啊,快进来吧,我这确实正在研究一幅《清明上河图》的摹本,不过真假已然有了定论,只是这原作,怕是还得费些功夫去寻呢。”
两人进了屋子,赵轩看着那摆在桌上的摹本,也是仔细端详起来,一边看一边和李老夫子交流着自己的看法,两人从画作的技法聊到了可能的线索,倒也相谈甚欢,都觉得这寻找原作之路,任重而道远。
陈宇他们赶到城郊的老宅子时,却发现那里早已破败不堪,四处杂草丛生。他们小心翼翼地走进宅子,在各个屋子里搜寻着,灰尘弥漫在空气中,呛得他们直咳嗽。
“这儿会有《清明上河图》的线索吗?感觉都荒废好久了呀。”一个画师有些气馁地说道。
陈宇却没有放弃,他目光坚定地说:“既然来了,就好好找找,说不定真有什么意外收获呢。”
就在他们翻箱倒柜之时,突然听到一阵脚步声,众人心中一惊,警惕地看向门口,不知来者何人,又是否会给他们的寻画之旅带来新的变数。
随着那脚步声越来越近,一个身影出现在了门口,竟是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他看着陈宇他们,眼中满是疑惑和警惕,开口问道:“你们这些年轻人,在我这老宅子里翻找什么呢?”
陈宇赶忙上前,恭敬地说道:“老爷爷,我们听闻这儿可能和《清明上河图》有关,所以想来找找线索,您可知道些什么呀?”
那老者一听,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神色,沉默了片刻后,缓缓说道:“这画啊,我倒是听闻过一些事儿,不过那都是好久之前的事儿了,你们真想知道?”
陈宇他们一听,顿时来了精神,纷纷围了上去,急切地说道:“老爷爷,您快说说吧,我们都快找这画找疯了呢。”
老者看着他们那热切的模样,轻轻叹了口气,便开始讲述起了一段尘封的往事,而这段往事,或许将成为解开《清明上河图》下落之谜的关键所在。
皇宫里,皇帝也在焦急地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