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啊……”
孔明顿时停下了脚步,对面的大臣也抬起头凝视着孔明。¨零?点\看¨书/ !蕪!错¢内?容+
原来眼前此人便是吴国的谋士、孙权帐下重臣诸葛瑾,也就是孔明的亲哥哥。
兄弟离析已久,天各一方,今日在此重逢了。
牵着幼儿的手,跟随继母等大人一同从山东不远万里流落至南方,当时的一幕幕、相互的音容笑貌以及全家苦苦挣扎于凄风悲雨中的样子,一下子全都涌上来——兄弟两人的心头此刻一定是百感交集。
“亮,你到吴国来了?”
“奉主公之命前来东吴。”
“变得简直不敢认了。”
“哥哥你也是……”
“既然来到东吴,为何不早点上我家来一叙?或者从驿馆通知我一声也好……”
“此次下吴,是作为刘豫州刘备的使者来的,所以个人的私事只得放到以后再考虑了。请哥哥见谅!”
“嗯,这倒是。?白.马`书+院- ?首?发!好了,容日后再好好聊吧,吴君已经等候你多时了。”
诸葛瑾立刻又恢复了东吴大臣的身份,殷勤地将宾客迎入内殿,随后飘然退下。
孔明面前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大殿,珠栏玉阶,雄壮而威严。孔明的衣裾拖在地上,一步步朝上面走去。
正面一个人赶忙起身,向前迎来。不消说,他便是吴主孙权。
孔明单腿跪地,叩拜孙权。
孙权热情地回礼,对孔明道:“先生请……”请孔明入座。
孔明固辞不肯在上座就座,于是坐在了侧面。
坐定之后,孔明先转达了刘备对孙权的礼节性问候,声音尽量清晰和缓,言语简洁,为的是让对方进一步产生好感。
“先生远道而来,想必多有劳累吧?”孙权也礼节性地问道。
东吴的文武重臣远远排列两旁,静静地凝视着眼前的宾客。
孔明的目光轻轻朝孙权脸上掠去。
孙权的容貌一言以蔽之“碧瞳紫髯”,即眸子发蓝,须发略带紫褐色。′s·a~n,s+a^n_y+q/.-c*o*m+这可不是汉人固有的容貌。且端坐时上半身身躯显得颇魁伟高大,可站立起来的时候却可以发现,腰部以下躯干甚短。这也是孙权的特征之一。
孔明心里暗自思忖:
——此人毫无疑问乃一代巨人,然而情感激烈,内心异常倔强固执,虽精明勇武,但是缺点也容易暴露。想要说服此人,或许只有用激将法故意激他。
香气沁人的茶端了上来。
孙权请孔明品茗。他自己呷了口茶,随即慢悠悠地开口说道:“新野之战如何呀?那是先生辅佐刘豫州后的第一仗吧?”
“吃了败仗。兵马不过数千,战将不满五指,再说新野实在不是个适宜守备的城池,故此……”
“曹操的兵力——我是说真实的兵数——究竟哪个说法才是真的哩?”
“应该有百万。”
“那是号称的吧?”
“不,确实有百万。曹操攻占北方青州、兖州之时,兵力已有四五十万,讨灭袁术后又增四五十万,另有中原的直属精锐也不下二三十万。亮之所以说有百万,是因为倘若说出曹军兵力有一百五六十万的话,恐孙将军受惊吓,灰心丧气,故而只往少说罢了。”
“帐下大将有多少?”
“良将二三千,其中稀代的智谋之士、万夫不挡之武勇者至少也有四五十人。”
“如先生这样的人才又如何?”
“似我这样的人物,那更是多得可以用车载用斗量。”
“眼下曹操的阵势意欲进攻何处?”
“水陆两军正沿江徐徐南进,除了意图吞吴之外,还有哪里值得曹操动用如此多的兵力?”
“那东吴应该是战呢还是不战?”
“呵呵,呵呵呵……”
孔明轻声笑了。
不知不觉中,话题轻松地被抛回了自己,两人好像对换了位置。孙权似乎突然意识到了,于是赶紧一个劲地给孔明戴起高帽子来。
“——其实哪,鲁肃对先生的德操非常称许,我也是久闻先生的大名啊,所以今日务必想听听先生的金玉之论,处于危急时刻的东吴究竟该往哪个方向,还望先生垂示。”
“愚见说出来也无妨,只是恐怕不合将军的心思。既然是无用的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