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
这些是不是都是庄子的著作,历来有争论。大多数论者认为,《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
学派的论文汇编。后人注解《庄子》很多,通行本有晋郭象注、清末王先谦《庄子集
解》、郭庆藩《庄子集释》等。
《庄子》既是一个学派的著作汇编,那么其思想内容是不会纯一的,但其主体思想,
毕竟是庄周的思想,其理论主要是庄周的理论。庄子的哲学,庄子思想的核心,都在一
个“道”字上。庄子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
有神的主宰。所谓“道”,是天地阴阳之间共同的东西。道字在《庄子》中出现过362
次,作为道家之道在《庄子》中是什么意思呢?《大宗师》篇描述说: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
……”在庄子看来,道是客观存在的,但其本质是虚无的。他承认物质是运动变化
的,如一年的春夏秋冬,“春夏先,秋冬后,四时之序也。”(《天道》)他也认为事
物可以向相反的方面转化,他说:“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穷则反”(《则阳》)。
可见,庄子具有朴素的辩证法。他还承认事物矛盾的特殊性。他在《至乐》篇中,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