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痴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痴 > 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 第137章完结

第137章完结

出:“诸史外国列传秉笔之人,皆未尝身历其地。¨吴`4!看?书! .耕~鑫·嶵¨全^即赵汝适《诸蕃志》之类,亦多得于

市舶之口传。大渊此书,则皆亲历而手记之,究非空谈无征者比。”马欢著《瀛涯胜

览》,是受汪大渊的启发。他在自序中说:“余昔观《岛夷志》,载天时气候之别,地

理人物之异,慨然叹曰:普天下何若是之不同耶?!……余以通译番书,亦被使末,随

其所至,鲸波浩渺,不知其几千、万里。历涉诸邦,其天时、气候、地理、人物,目击

而身履之;然后知《岛夷志》所著者不诬。……

于是采摭各国人物之丑美,壤俗之异同,与夫土产之别,疆域之制,编次成帙。”

《瀛涯胜览》虽叙事更为详细,但涉及的只有20个国家,远不如《岛夷志略》之广。费

信受汪大渊的影响更深。在他的《星槎胜览》里,许多地点的记述是从《岛夷志略》中

抄袭来的。+m_i!j+i~a_s~h,e`._c+o!m/巩珍的《西洋番国志》,所收条目与《瀛涯胜览》相同,内容也大同小异,

实不过是根据马欢的记录加以润色,行文瞻雅罢了。

《岛夷志略》自明至今,一直为我国公、私藏书家所珍藏。

例如:明《文渊阁书目》、晁氏《宝文堂书目》、钱氏《述古堂书目》等均收有

《岛夷志》;《袁宇通志》、《大明一统志》、《东西洋考》、《古今图书集成》等,

都引用过《岛夷志》,清代的《四库全书本》中有《岛夷志略》,而《四库全书总目》、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则作《岛夷志略》,这说明明清官方都收藏有《岛夷志略》。

在明代,未闻有《岛夷志》刻本,当时藏书家所藏刻本当是汪大渊在南昌所刻的单

行本。钱氏《述古堂》还藏有“元人钞本”,《天一阁》则藏有明抄本。元、明抄本今

已亡失。

清代有刻本,也有抄本,民国初年所见的抄本为旧抄本和《四库全书》传抄本。彭

元瑞、李文田所藏的旧抄本与《四库全书》本有出入,说明在明、清有多种抄本存在。.幻?想~姬` ¨已+发·布_罪.薪`蟑¢结,

彭氏《知圣道斋》藏本今在北京图书馆,丁氏《竹书堂》抄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在日本、

美、英、法也有藏本。

《岛夷志略》自元以来,为中外研究海上交通的学者所重视,校注的人很多。从现

存的来说,以沈曾植的注本为最早。

1912——1913年,上海神州国光社将该本刊于《古学汇刊》中,题名《岛夷志略广

证》,分上、下两卷。沈氏认为不妥,在他本人著作《海日楼书目》中改为《岛夷志略

笺》,孙德谦帮助校订。沈氏不懂外文,书中所考之地名往往游移不定,错误之处较多;

孙氏校订时,亦仅以沈氏笔误、字误为限,因而价值不大。今本则以北京大学苏继庼教

授的《岛夷志略校释》为最好,他以《四库全书》文津阁本作底本,同时以龙氏《知服

斋丛书》刊本、彭氏《知圣道斋》藏本、丁氏《竹书堂》藏本以及《寰宇通志》、《大

明一统志》等书中引用的《岛夷志》互为比勘,并以《诸蕃志》、《星槎胜览》等书为

旁证,因而纠缪补正较为完备。在注释方面,更是详征博引,参考图书达100多种,涉

及的语文、方言有10余种;他集中外诸家之说,然后进行分析研究,取长补短,考诸家

之所未考;

此外,在校释中,苏继庼教授还涉及到了中外交通史、华侨史、西域南海物产志和

民俗学等,为研究古代中外关系提供了不少参考资料,并有独创的见解。这些,都是中

外其他学者所不能比拟的。

《岛夷志略》在国外也有很大的影响。凡是研究元代东亚、南亚诸国及海上交通的

外国学者,都一定阅读《岛夷志略》。

在国外,研究和阅读《岛夷志略》的学者大有人在。早在19世纪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