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盖周秦两汉古义
之存者,可据以证其得失;
其散逸不传者,可借以闚其端绪。则其书之为功于训诂也大矣。”
《广雅》在隋代避隋炀帝杨广讳,改称《博雅》。隋代秘书学士曹宪为《广雅》作
音释,自称所著为《博雅音》。清代乾(乾隆)嘉(嘉庆)年间文字音韵训诂之学盛行,
王念孙著《广雅疏证》10卷,《补正》1卷,认真校订了原书的正文和曹宪的音释,广
搜博引,找出了《广雅》释义的根据,运用以声音通训诂的方法说明词义,为后人提供
了明确的解说和非常丰富的训诂资料。
97 《说文解字》
最早、影响最大的字典
《说之解字》又简称《说文》,作者是东汉许慎。此书作于和帝永元二年(100
年),历时21年,直到安帝建光二年(121年)才告完成。许慎在病中遣其子许冲将此
书献给皇帝。
《说文》旧称字书,按今天观点看,它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
义、辨识声读的字典。同时,它创立了汉民族风格的语言学——文献语言学,《说文》
就是文献语言学的莫基之作。《说文》成书不久,就被当世学者所重视。
如:郑玄注三礼,应劭、晋灼注《汉书》,都曾援引《说文》以证字义。《说文》
对传统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有巨大影响,后世所说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字,大体不出
《说文》所涉及的范围,而《说文》本身则形成一个专门学科。《说文》完整而系统地
保存了小篆和部分籀文,是我们认识更古文字——甲骨文和金文的桥梁;《说文》的训
解更是我们今天注释古书、整理古籍的重要依据。所以《说文》在今天仍有巨大的学术
价值和应用价值。
《说文》这样一部巨著,是在经学斗争中产生的。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是汉代
学术思想领域中最重要的一场论争。秦以前的典籍都是用六国时文字写的,汉代称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