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的杰出代表、五四奖章获得者、青海油田高级工程师秦文贵的书。此书在当代青年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甚至可以当做教材。但刘元举看完之后,觉得张建伟没有深入柴达木,没有理解柴达木,对柴达木和它的英雄不负责任。他给记者举了几个例子:
“合理引用”还是“抄袭、剽窃”(7)
本来是一个40岁的作家孤身走西部而滋生的个人感伤——忧郁的情思,居然被张建伟写成了充满理想、走向工作岗位的秦文贵的情调,而且语言全部来自刘元举内心情感生发出来的慨叹。
60年代末,著名作家肖复兴的弟弟肖复华,被《头戴铝盔走天涯》这支歌,确切地说是歌的第一句歌词“头戴铝盔走天涯”,引用到柴达木的。张建伟原封不动地抄了这段话,只是把人物改成了秦文贵。可是,秦文贵是80年代大学毕业分配到柴达木的,不可能
与二十年前的肖复华的情感一致。
张建伟甚至把刘元举描写的一只野鸭和它的翅膀活生生地改成了井架和钢铁翅膀……
“严重失实,不负责任,是对柴达木和秦文贵的敷衍和亵渎。”当刘元举认真读完这本书时,非常生气,他认为这本书写的非常粗糙,而且不能叫报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