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痴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痴 > 你走神儿不如我走神儿 > 第3章完结

第3章完结

可能因为传记看多了,对于人生,编者其实更多悲凉之慨:“众生百态,贤愚痴狂,所有人不过都是天地的过客,在这些传记中,我们跟着这些主角一起走过历史,他们则因着我们而有了新的声音。?兰^兰¨文`学` ?首*发~走过这些人群,我们看到、听到的,都指向一个方向——生命的尽头,不能化做轻烟。即便是云淡风轻的生活,也都是尽情怒放过后的选择,是喜是悲,全在成就人生漂亮的谢幕。”这“悲凉”抽象至深,但当那“尽情怒放”或“云淡风轻”被我们充填上自我经验的五颜六色后,“抽象”发生改变。

而关于人生,普鲁斯特说:“在我们这个所有事物都会凋零、所有事物都会化为灰烬的世界中,有一样东西比美还彻底地衰败、幻灭成灰,所留下的仅是自身一点残留痕迹:这个东西的名字叫悲伤。”其实普鲁斯特所表达不过是一种普遍的绝望,不同的是,很少有人能把绝望表述得到如此露骨,并且优雅。

用泪水串联的旅程

艾克沙维·李比雄 《远近丛书》 上海文艺出版社

没有泪水,心里装满海水,也是泪水

本丛书由《生死》、《自然》、《梦》、《夜》四种组成,每种由中外两位学者各自完成,仿佛同题作文游戏。¨搜.餿′暁^税′罔^ +更¨歆?罪¨快?为此,丛书采取“正反设计”这种设计本身也像一个比喻?因为“生死”、“自然”、“梦”、“夜”这些人类必然共同面对的主题确有正反诸多层面?

丛书中最让人慨叹的是《生死》一辑。此辑由法国学者艾克沙维·李比雄和学者汤一介分别完成。

论及生死,学者艾克沙维·李比雄下笔温软,言辞纤细。他开篇的题目是“死亡是一颗印章,盖在饱含泪水的信上。”

作者说:“我父亲在他生命的最后七年里也没有休息,这段时间对他来说既是回顾也是为来世作准备。¢p,o?m_o\z/h-a′i·.?c~o^m.他信任我们。‘您对您的安葬有什么想法吗?’——‘全凭你们安排。我只要求我所有后代(七个子女、三十二个孙辈、四十二个重孙辈)的姓名都在讣告上出现……”

如此冷静、安详,死亡便不再是令人恐惧,而成为一种用泪水串联的旅程——它让生命成为一只花环:里侧是过去,外侧是将来?无人可以跳跃而出。

色情立场

爱德华·傅克斯 《欧洲风化史》 辽宁教育出版社

色情立场有时是个碉堡,有时是颗子弹

进入网络聊天室,人们情不自禁选择了色情立场。不过,这个容易使人大惊失色的立场其实仅仅是个表面的立场——依据是,在聊天室,与人们通常在地面参加假面舞会不一样的是,他们撕碎了假面。至少对于他们的灵魂而言,就算在聊天室也不过只穿一件情趣内衣,宛如亵渎。对于通常以体面为由、以预防感冒为由的烦琐伪装而言,在聊天室,人们灵魂的一丝不挂凸现出一种简省之美。相比而言,藻饰反显得病态、羸弱。人们在聊天室生态中,远比在现实秩序生态中具有更高免疫力。这等于说,假使完全豁免虚伪的道德盛装,那么,所谓羞耻的感冒不过谣传。

二十世纪初,德国人爱德华·傅克斯完成传世之作《欧洲风化史》。该书第二卷《风流时代》的首句,没头没脑,爱德华·傅克斯兀自感叹:“失去了天堂啊!”这个感叹在我看,其实是对人类健忘劣根的一种诅咒。我凭空相信人类现有的历史记忆,仅仅不过曾经有过的真实记忆庞大容积中一个小小角落。更辽远的欢娱更肉欲的欢畅早已被人类遗忘……它如此短暂。遗忘与遮蔽的本能迅速将一切覆盖。

仅有极少数记忆顽固坚定如爱德华·傅克斯者,还在怀念1789年以前人性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