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痴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痴 > 你走神儿不如我走神儿 > 第34章完结

第34章完结

媒体之鉴

李子坚 《纽约时报的风格》 长春出版社

真正的悲悯就像辽阔的海洋,广大的天空

“国情”概念其实就潜伏在我们的潜意识,就算只是阅读《纽约时报的风格》,不自觉,忙不迭,也要寻找“最低标准”。,删.8·看`书′惘! ?已~发?布-最`歆`彰?洁′

寻找的结果只会是惶然——忽然发现,在我们这里,满眼花花绿绿,媒体千姿百态,可假使用《纽约时报》的标准——最低标准衡量,真正做好的依然不多。

我原来不知道,在普利策新闻奖中,特别设有“公众服务奖”一项。一九四四年,《纽约时报》董事伊斐琴根据自己的观察,发现美国一般学生对历史缺乏认识和了解,于是经她建议,纽约时报在美国全国做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表示当时只有18%的大专学校规定历史是学位必修课程。据此调查,纽约时报作了一系列以历史为主题的报导……当年度普利策公众服务奖就颁给了它们。

如此服务于公众,其实是一家媒体在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尽责任。在《纽约时报的风格》一书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一个词即“报格”。¨第+一′看,书_枉\ +冕\废?悦-读-报格想来当与人格关系密切。纽约时报总公司董事长彭区一九九七年卸任。此前,他有“向员工告别书”一文内部发表。在文中,老人坦陈自己始终坚信的“最高价值”,简单得只有八个字:真确,正当,明理,悲悯……

这八个字每个字都是一面镜子。尤其是“悲悯”二字给人震撼最大。眼下,满大街,聪明人躲闪腾挪,比着优美潇洒,比比皆是。可细究,几乎每个聪明人的伟岸身影中一概缺少一点“悲悯”的忧郁之气。我声明,我的意思绝不是说非要做出收养一个安徽灾区失学儿童那样的镜头下镁光闪烁的“爱心秀”就是有了“悲悯”之心。

真正的悲悯是辽阔的。大到国家民族,小到深夜一个喟叹连连的扪心自问。

聪明太多,悲悯太少,格将焉附?

素质隐藏在混沌之中

理查德·道金斯 《再创未来》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颜色最多的那盒蜡笔中藏着混沌的可能

“大众教育”主题图书一直是大众阅读热点,但其中很多“畅销书”不过是非教育专家的“客串”之作——它们当然并非一概糟糕,但我以为,关于“教育”,专家的声音更重要。,x`x!k~a!n_s`h?u^w?u\.-c*o`m+

我们是一个积弱积贫的国家,有关教育,向来欠缺发达。建国至今,尽管全国成人文盲率已由80%下降至872%,但文盲绝对人数依然高达8500万。这不应该是一个被忽略的数字。在如此语境中,一套可靠的“专家指导”便有可能像一位不会离开、不会下岗、坚守职责的教师?

仅以“素质”教育论,多年来,这个“最强音”其实并不清晰——你以为会弹奏莫扎特《唐璜》就是高素质?你以为能对达利的那两撇怪异的胡子发表一孔之见就是懂艺术?好像并非那么简单。我一直以为:所谓“素质”,所指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竞争力”或说“综合魅力”——它是教育中的教育,犹如文学中的文学。它与所谓“基因”的复合与难言,好有一比。

言及“基因”,牛津大学学者、基因专家理查德·道金斯在《再创未来》一书中说:“你可以把基因比作食谱,你按照书上的食谱去做,然后从烤箱里取出来的是蛋糕,但是你无法把蛋糕捏碎,然后说这一小块是按食谱中的这几个字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