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痴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痴 > 落泪是金 > 第36章完结

第36章完结

北大学生工作部有一份“内部材料”,详细解释了这3000多名贫困生的准确性:以1997年物价水平和生活费用标准,一名北大学生平均每月最低生活消费是250元,加上2500元的学费和住宿费,全年经济支出至少在4500元。+l/a+n\l_a¨n^w\e¨n+x!u^e^.\c¨o~m¢仍以97级为例,该年级的学生中家庭人均月收入在200元以下的占18%.而另一份调查统计显示,96级学生中家庭月人均收入在170元以下的为20%,95级学生中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50元以下的为225%,94级学生中家庭月人均收入在120元以下的为25%.综上所述,北大的贫困生绝对人数始终在3000多人以上。

你和我一样不了解北大吧!你因此而当然更不了解啥是贫困大学生!

他们就是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

一个中国高校教育史上未曾出现过的特殊群体。

有人这样描述:他们的心空犹如天马在宇宙高高奔驰,犹如牛仔在旷野上冒险拓疆,尽情地享受着知识给予他们的丰富与充实;他们可以同别人一样在图书馆、课堂上体味苏格拉底的庄严,毕达哥拉斯的神秘,尼采的酒神迷狂和老子的玄妙,庄子的洒脱,刘勰“笼天地于形内”的壮观。\x~x`s-c~m¢s/.?c·o¨m?但他们的精神世界则因物质的困顿而如同一个痛苦的朝圣者在沙漠里徘徊,如同一个迷航的船员丢失了木舢而无所适从,更如一个失血的病体在等待无望的救援……

他们的精神与情绪组合起来,就是一股非凡的暗流、一股噪动的岩火,可以摧枯拉朽,可以排山倒海,可以……可以成为很多、很多。

因此,当我走进中国高校的学生工作部时,都能感到有种忧闷,有种紧迫。

其实,贫困生自己何尝不是这样。他们不愿别人总在翻阅他们的那些“灰色档案”,他们正努力书写一种新的人生……

第二部 生存自救歌

第4章:校园上岗留下我们的羞色与光彩越过那道无形的门坎

“你怎么啦?”

“没什么……”寒假归来的同学们都在宿舍里又说又笑地嚷嚷着,可高德水的心境怎么也好不起来。·求~书?帮- ~追.最,歆-彰.洁!刚过去的一个学期是他进大学的头半年,这大学门进来时,他就深感“圣殿”真是太难入了,不说作为一个贫困地区的农家子弟考大学有多难,单说在接到入学通知书后为凑那几千元的学杂费便可“一夜白了少年头”。高德水明白自己如果不是当时幸运地得到家乡洛阳的一家公司义助,就有可能失去迈进“圣殿”这一步。那时他高德水确实得意过一阵,因为整个洛阳的上万名考上大学的学子中,有许多也是贫穷家庭,但全县被资助的只有两名学生,他高德水是其中的一名。能不得意吗?第一个学期每月有保障的150元这笔资助的奖学金,虽然有时他也感到手头有些紧,但丝毫没有那种“有了上顿没下顿”的危机感。这学期可就不同了,一切都得靠自己。高德水早已从几位最低生活水平的“穷仔”学友那儿了解到:像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里上大学,每月一般生活费在200—300元左右。哪来这么多钱呀?

高德水十分清楚自己那个只种几亩薄地的家是无法供得起这巨额费用的,但放寒假时他还是期望在新学年开学时能从家里带一笔至少可以维持最基本的学业费用。

可老天爷就是不长眼。大旱造成地里的庄稼几乎颗粒无收且不说,因为姥姥过世家母悲伤过度而一时疏忽造成唯一能变钱财的几头牲畜死亡殆尽。高德水记不得他上大学后回家过的这头一个春节是怎么过的,他眼前一直浮现的是临离家时母亲抖抖嗦嗦地给他掏钱的情景:“儿啊,妈知道你上学要吃饭花钱,可家里实在拿不出,这50元还是你爸借来给我治病的……”高德水哪敢接这样的钱,他是孝子,说么也要让母亲留着这笔钱去给爸看病。但等到他上了火车后才发现,母亲还是把钱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